燕子石色澤有深綠、淺綠、紫褐數(shù)種,蟲體微黃,凸出石面,形如飛燕。石質細膩,沉透如玉,撫這如凝脂,叩之有銅聲。蟲體從1厘米到十幾厘米不等,羽翅須翔栩栩如生。其主產(chǎn)區(qū)在大汶河流域的牛泉鎮(zhèn)圣井村(萊蕪第一家燕子石廠所在地)、磁窯、大汶口等地,又以圣井第一家燕子石廠出產(chǎn)為為最佳。據(jù)1928年版《重修泰安縣志》記載:“圣井之三葉蟲化石,俗稱燕子石。其石黝潤,居淄石右,其石在坑底者尤佳!逼溟g又常有蛤蚌、蝴蝶等化石出土,較為珍貴。
萊蕪圣井地區(qū)燕子石的形成與上面所提到的燕子石形成的幾個必要條件都是密切相關的。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分析。
首先從三葉蟲自身條件分析,三葉蟲體外包有一層外殼,堅硬的外殼為背殼及其向腹面延伸的腹部邊緣 。腹面的節(jié)肢為幾丁質,其他部分都被柔軟的薄膜所掩蓋。堅硬的外殼具有很大的可能保存為化石。具有幾丁質的腹面節(jié)肢雖然容易遭受破壞,但是不容易溶解,在高溫下能夠炭化而成為化石。而我們在考察過程中所看到的三葉蟲化石一般都是背殼。
萊蕪地區(qū)底部以粉砂質頁巖、白云巖、泥質灰?guī)r、砂屑灰?guī)r、豹皮狀灰?guī)r向上逐漸演變?yōu)槟嗑Щ規(guī)r、生屑灰?guī)r、泥質條帶灰?guī)r、礫屑灰?guī)r、泥質白云巖,說明當時的萊蕪地區(qū)環(huán)境相對潮濕,有利于當時生物的生存。這也就使得在想同地質演變情況下,萊蕪地區(qū)有更大的機會在地質變化中遺留下生物化石,并且還能保證種類及數(shù)量相對豐富度。
具體到三葉蟲化石也是這樣,主要為瀉湖和局限臺地沉積的沉積相非常適于三葉蟲的生活。在萊蕪地層分析里,我們知道,萊蕪燕子石主要分布在灰?guī)r之中。其他還有白云巖,頁巖少量分布。
各類灰?guī)r大部分形成于開闊臺地、潮坪、瀉湖、局限臺地等此類條件下,這類巖相的形成條件非常適宜生物生存。對于三葉蟲來說,適宜的生長環(huán)境加上豐富的食物,促進了三葉蟲的繁衍發(fā)展。同時,在這種穩(wěn)定的條件下,能夠比較好的保留三葉蟲遺跡。進而保持原始的立體狀態(tài),形成化石。
參考文獻:
.高華麗 渤海灣及鄰區(qū)寒武紀巖相古地理研究2006,5-20
.山東省地質礦產(chǎn)局 山東省區(qū)域地質志86-97
.武桂春,姚建新,紀占勝,劉書才。山東萊蕪地區(qū)晚寒武世炒米店組牙形石生物地層學研究〔J].微體古生物學報,2005,22(2):185一195.
. 杜圣賢, 張義江, 張俊波, 閆 誠, 劉書才。 山東萊蕪黃羊山晚寒武世牙形石組合及寒武系與奧陶系界線的確定.2009
. 朱兆玲,項禮文,章森桂,劉書才,雒昆利,杜圣賢,梁宗偉。寒武系崮山階三葉蟲生物地層新認識
. 張梅生。華北地臺晚寒武世長山期三葉蟲生物地層序列
. 劉懷書, 游文澄, 劉書才. 1987. 山東寒武紀生物地層. 山東地質, 3( 1) : 9—33
閱讀此文的顧客還瀏覽了“燕子石走進山東鴻福祥”